保健品,“救命”还是“要命”?
最近,长生生物疫苗造假问题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有网友调侃:童年三鹿,少年疫苗,中年P2P,老年鸿*药酒,总有一款适合你!
疫苗之殇让无数家长痛心疾首,国家总理已就疫苗事件作出批示:必须给全国人民一个明明白白的交待。
保健品市场可谓是乱象迭出,“骗吾老以及人之老”,受骗者轻则家庭失和,重则家破人亡。
今天,我们也来试着探讨下保健品市场里屡禁不止的乱象。
01
我有一个秘密,就不告诉你
保健品有用吗?
针对这个问题,哈佛大学从1976年就开始做了一项实验。
实验只针对一个问题:服用营养补充品到底好不好?
长达30多年的试验结果是什么,我们来看一看。
实验结果表明:5年内,服用营养保健品的人群并没有明显不同;而到了第10年,坚持服用保健品的人群患病率比不服用的人降低了25%;在第15年,患病率降低了75%!
由此可见,服用保健品有用吗?有用!
但前提是:长期,定量,合理服用正规保健品。
要让老人说起这些产品的功效,他们头头是道:延年益寿,改善衰老,降血糖,降血脂,防老年痴呆,远离中风脑血栓,防癌防病变。总而言之就是:祛除百病,排毒养生。真正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们做不到的!
正规品牌的保健品,出于对品牌形象的经营和维护以及《广告法》的制约,很少有品牌敢明目张胆的夸大功效。
但凡把功效说的天花乱坠,几乎能“生死人肉白骨”的,毫无疑问,都是打着保健品的旗号在行诈骗之实。他们“打一枪换个地方”,丝毫不用维护品牌价值,骗到人赚到钱才是“王道”。
02
对你骗,骗,骗不完
那么,生活单一,接收信息渠道少的老人是怎么跟这些保健品“接上头”的?
大体而言,有以下这么几种方式:
01丨各地方电视台的《健康养生讲座》,一般这样的节目下方都很“贴心”的设有免费服务热线;
02丨免费的短途山庄旅游:第一次培养感情,第二次“一条龙式洗脑”;
03丨拉老人听讲座,送鸡蛋送大米,降低老人戒心,拉老人“入坑”;
04丨支个摊,穿上白大褂,免费给老人量血压,做小体检,趁机夸大问题,攻破老人心房;
05丨买号码,遍地撒网。通过免费邮寄产品的方式取得老人信任,再电话回访寻找“冤大头”;
06丨给晚年寂寞的老人送温暖,拉家常,打感情牌,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骗术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尤其是最后一种,简直可称为这类产品销售中的“终极必杀技”!一击必中,效率高,效果好!以至于一些“骗子太贴心,老人不愿报警”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
难怪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能蛊惑人心的莫过于指引和关心了。当有人以导师的姿态“指引”你的健康之路,又“爷爷”长“奶奶”短的亲人的方式关心你的生活,对你嘘寒问暖,你还能不“快到‘他’的碗里来?”
你动心了,骗子也就“放心”了。
03
中了你的圈套,没想过要逃
有的人可能会疑惑,保健品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竟让众多“历经沧桑、阅历丰富”的老年人频频上当?
其实,真的不能怪老年人太“单纯”,实在是保健品销售套路“太深”。
在这个行当里,认老年人当“干爹干妈”,甚至“亲爹亲妈”太普遍了。嘘寒问暖、日常关怀只算得上是基本操作手段,“连环计”一样的套路,让老人们防不胜防。
谁的“孝道”尽的更贴心、细致,与“爹妈”的亲情更稳固,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有些老人,未必不知道保健品销售是冲着钱来的,也未必不知道保健品并不是药品。但他们还是愿意花这冤枉钱买份“陪伴”、买份“孝道”,更是买份对于自己自身健康不安全感和对死亡恐惧的“保险”。
这些,归根结底三个字:不想死!
老无所依,心里没了依靠,便徒生太多焦虑。
而焦虑,就是骗子的最爱。从来如此。
年轻人焦虑赚钱,容易被骗传销;老年人焦虑健康,就容易深信。说白了,都是收焦虑税,哪怕已过天年。
所以,别责备他们愚昧,别责备他们“老糊涂”。是否也该反思一下,我们对待老人,有卖保健品的那么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