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刷朋友圈、上厕所玩手机、地铁里看视频,甚至吃饭时也机不离手。智能手机和电子设备的普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你一定不知道,吃饭时玩手机对肠胃伤害有多深。
吃饭时玩手机,肠胃受3种罪
1、影响消化
人在集中精力思考或精神压力较大时,植物性神经功能受到压抑,消化道血液供应减少,胃蠕动就会减慢。特别对于消化吸收功能本就偏弱的人来说,全心全意地吃饭才能帮助食物充分消化吸收。
2、营养不良
父母如果允许孩子在就餐期间玩手机,孩子的饮食结构往往很单一,而且更喜欢高热量食物,容易营养不良,家庭氛围也相对较差。就餐时最好停止使用电子产品,特别是未成年的孩子,家长更应对其行为进行限制。
3、摄入能量过多
如果吃饭时眼睛一直盯着手机、电视,便无法体验到饥饱,常因此而吃多。虽然现代社会压力大,但吃饭时还是要专心,仔细感受胃肠饥饱状态,以免摄入能量过多。同时注意不贪图速度,细嚼慢咽,才能让营养成分逐渐释放并在胃肠道被吸收。
什么事让肠胃“闹脾气”
胃癌、肝癌、食管癌、肠癌和胰腺癌,全球六大高发癌症中。如果你的肠胃经常“闹脾气”,不妨看看你有没有以下习惯。
1、暴饮暴食
见了美食就胡吃海塞、心情低落就猛吃零食、忙于应酬就把酒言欢……这几件事是暴饮暴食的重要因素。一旦饮食过量,就会扰乱胃肠道正常的消化吸收节律,致使胰腺这个“消化酶工厂”在短时间内分泌大量消化液,导致胃胀不适,甚至是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严重者可导致胰腺癌。
建议:
要改掉暴饮暴食的恶习,不妨细嚼慢咽,慢慢体会饱的感觉,七八分饱后放下筷子;三餐固定时间吃,以免“饥不择食”;心情低落时,建议让注意力分散10分钟,或者小口喝水或茶等饮品,避免“情感性进食”。
2、吃饭太快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吃饭常常狼吞虎咽。如果进食过快、食物没有煮烂、进食黏稠食物,极易引起胃溃疡、胃炎等胃肠道疾病,甚至还会导致胃里“长石头”。
建议:
正餐吃饭时间至少20分钟,每口饭尽量嚼烂嚼软再咽;不必纠结每口饭该嚼多少次,有意识地放慢速度即可;脾胃功能差的老年人更要放慢进餐速度,增加咀嚼次数。
3、纤维摄入不足
膳食纤维摄入严重不足导致大量“三高”及肠道疾病患者出现。相反,充足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和吸水膨胀,防止便秘,缩短有害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如有腹胀、腹痛等消化道不适,可用蒸煮方式处理粗粮和蔬果使其软烂。
建议:
每天保证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及膳食纤维
4、滥用药物
生活中,有些人一头疼脑热就乱吃止痛药、消炎药,但这些药物中很多都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等,会直接或间接地损伤胃黏膜,引起炎症和溃疡。滥用抗生素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使其失去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导致肠道菌群紊乱。
建议:
生病时不要自行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换药、增减药量,应及时咨询相关医生,遵医嘱服用药物。
5、多人共餐
中国人吃饭多是共餐制,好几双筷子在一道菜里夹来夹去,容易引起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乃至胃癌,都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建议:
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聚会用餐时建议实行分餐制,提倡使用公筷,从菜盘中拨出自己需要的分量;若感觉胃部不适,可到医院做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查,以防发展成严重的胃病。
睡前刷朋友圈、上厕所玩手机、地铁里看视频,甚至吃饭时也机不离手。吃饭玩手机对肠胃的影响你现在了解吗?好好保护你及家人的肠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