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几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冲突频发,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医患关系成为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在医疗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为何医患矛盾如此尖锐?医患矛盾,医疗纠纷和医院暴力,这三个问题怎样去解决...
近几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冲突频发,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医患关系成为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在医疗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为何医患矛盾如此尖锐?医患矛盾,医疗纠纷和医院暴力,这三个问题怎样去解决呢?
在我国,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这是老百姓害怕生病的真实写照。当前,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一个不小的群体:他们有病不能及时看,该住院不能及时住院,病未痊愈便要离开医院,生怕承担不了高昂的医药费用。国家大计,民生为重。医疗问题是一根敏感的“社会神经”,牵动着千家万户。“看病难”,难在哪里?“看病贵”,贵在何处?医疗卫生改革路在何方?面对这一个个问号,人们在思考、在追问、在求解。
一、为什么看病难?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看病难?
看病难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不仅仅在我国存在。难在哪呢?难在医疗技术不太高,病看不好。
1、医疗技术的限制。
我们现在的医院,越盖越高,越改越大,越装越豪华,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药品新成果辈出,新药、特效药不断出新翻样。我们的医务人员的水平也真的在提高。几十年前,一个普普通通的医学院本科毕业的学生就可以进入一个很好的市级,甚至是一个省级医院。那为什么还有看病难的问题?因为医疗技术还是不够发达。几十年前治不了的疾病,现在依然治不了。比如说高血压,现在还只是以药物维持治疗。今天吃了,血压降下来了;明天不吃药,血压又上去了。再比如糖尿病,开始的时候吃一片降糖片,一两年之后甚至几个月之后就得加一片,一种不行,两种、两种不行,三种,联合用药。最后实在不行了,打胰岛素。胰岛素打了,血糖还降不下来。几年之后,又出现了合并症。合并了眼病、心脏病、高血压、神经系统疾病,最后合并成肾病。这个人最后就没了。在县城里,医生看糖尿病,是这套方案,到北京最著名的医院,找最著名的专家看,也是这套方案。所以这是全世界都普遍的,看病难。
以目前的医疗技术来看,骨质增生、骨刺是治不好的。没有一个医院可以把骨质增生,骨刺给去掉。最后实在不行了。怎么办?膝关节锯掉,换!股骨头锯掉,换!颈椎、腰椎锯掉,换。眼底黄斑变性发展到了白内障,医生说回家等着吧。等到什么程度,等到了白内障发展到视力在零点五以下了,得手术了。萎缩性胃炎,医生也说回家等着吧。患者和医生熟了,医生就告诉他实话了,只能等,等到它发展成为胃癌的时候再开刀把它切除了——我们现在的医学有很多的无奈,增生、肿瘤、结节、肌瘤等等只能手术拿掉。我认为,实际上是全世界的医学思路出了问题,解决不了很多疾病(比如类风湿、脊髓空洞症、顽固性失眠、长期腹泻等)。那么,我们的医学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我认为,我们的医学能解决一些急性的问题。比如很多抗生素能解决急性阑尾炎、急性肺炎、扁桃体化脓、感染这样的急症。
2、“未富先老”问题严峻。
我国在1999年已经迈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两个亿。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在下降,退行性的疾病就跟上来了。这个时候用药物、抗生素、激素,都没有办法去除这些老年病症。这是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看病难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支招看病难——返璞归真
很多难以治疗的病症就是我们老百姓口中说的不死癌症,这些病症是看病难的主要原因。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呢?我认为是有的,而且很多。简言之,返璞归真。
中国是一个崇尚自然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天人合一的民族。清朝末年国力衰弱,出现了一股崇洋媚外之风。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医疗体系完全采用西医的医疗体系(西方医学)。西方医学,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有致命的局限性——西药基本都是建立在化学药物的基础上,而化学药物并不一定能把人体的很多疾病治好。要想治好这些疾病,就得返璞归真到自然界中。
我是学生物学的,我认为一个物种从单细胞进化到人这么高级复杂的生命是自然界赋予它的。人有了疾病,就一定要回到自然界中去寻找解决的方案。实际上我们的祖先早就帮我们找到了,我们这一辈只需考虑如何把它发扬光大。我在这个行业已经二十三年了,在这二十三年的时间里,我们找到了很多种解决方法。现在有几十种被全世界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疾病。比如说被有的专家说的一旦戴上一辈子也摘不掉帽子的冠心病。其实他说的是西药这个狭小的范围内摘不掉冠心病这顶帽子。然而,广阔的生物界却能找到攻克冠心病的物质。将这些物质提纯出来,不但能对治冠心病,还有可能对治动脉硬化、高血压这样的心脑血管疾病。
天人合一是我们祖先留给世界最宝贵的哲学思想。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相生相克。有一物相生,必有一物与之相克。疾病能生长出来,在自然界中肯定有动植物的属性和疾病是相反的,是能够克掉疾病的。我们把它找到,把里面的有效成分,一百倍、五百倍、一千倍、一万倍,甚至是十万倍地浓缩出来给大家服用,我们很多世界级、顶尖级的疑难杂症都能够解决。所以如果中国在主流医学体系中率先采用非药物治疗的方法,那么,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将指日可待。
三、为什么看病贵?
我国不仅存在看病难的问题,而且看病贵。看病难和看病贵是一个因果关系,因为看病难,所以看病才贵。有的医生是高手,开一副药几毛钱,病就解决了。有的医生,一个病看了好几年、花了几万块钱也没解决。所以,看病要是不难,看病就不贵;看病一难,看病肯定贵。比如说高血压,有的人天天吃降压片,吃降压片一天假如是10块钱,一个月就300块钱,一年就是3600块钱。如果他还有糖尿病,再吃个降糖片,两个药加一起就是7200。如果他再有个心脏病,再有个失眠,再降点血脂,再吃点阿司匹林,加一起一年下来一两万块钱,而且有些慢性病一吃就是二三十年几十万块钱,你说看病能不贵吗?如果把这些疾病解决了,看病就不贵了。
看病难、看病贵这两个问题直接导致医患矛盾的加深。如果患者去了这家医院花了好几万块钱没看好,到了另外一家医院又花了好几万块钱没看好,再加上医疗体系的缺陷把人治坏了,那么肯定会导致医患矛盾的加深。所以要解决医患矛盾的问题,就得从根本上入手,从医疗体系改革上入手。得了高血压,如果能在二个月内将血压降下来,不用再吃降压片,不用天天往医院跑,不用天天划医保,人心就不焦了。就有时间到公园去唱歌去跳舞。所以,要想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医患矛盾这三座压在患者头上的大山,就得找到解决问题的根,从医疗技术的革新突破入手,找到新的医学技术,新的医学解决方案,问题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四、支招养老与养生——发展非药物提纯技术
1、我国的的养老养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在有两亿多的老人,但是我国现在还没有专业的机构来赡养这些老人,这是压在我们国家主席和总理心上的一块石头。两亿多的老人什么概念?比英国法国两个国家人口加在一起都多,比俄罗斯的人口都多,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负担。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老年人如果天天有病,会拖累子女回去照看,会影响工作,会影响国家的发展。另外,老人天天大把大把地吃药,国家要负担一大部分的医药费,这笔费用将是非常巨大的。国家的GDP将不堪重负。
怎么办?关于养老的问题,我们国家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以我这么多年的实践来看,养老和养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养老要想做得好,要想让老人快乐,首先要让老人健康,没有健康就没有快乐。健康不能靠药物,还得回到自然医学这里来。以前三十年都治不好的病,现在五个月就可治好;以前一百万治不活的命,现在可能一两万块钱就能把命救回来。所以,我们要紧紧围绕着医学技术突破。近几年我国医改,都是围绕着钱在改,药品怎么降价了,农村怎么享受医保了,我们的医保怎么发放了——都围绕着钱在运作,实际上,这样的医改是不成功,不彻底的。
医改最核心的是医疗技术革新和创造,我们完完全全有能力把医疗技术提高到一个非常高的层面,甚至可以把美国、荷兰、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这样的制药大国、医疗大国远远地甩在身后。怎样做呢?发展非药物产业,不要把脑尖非得往药物里钻。
我有个朋友跟我聊天说他们计划今年投资三个亿把一种药物从百分之九十八的纯度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九,多提高百分之一。我说你投资三个亿,只是把药物多提纯百分之一有意义吗?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回过头来反看一下,既然药物治不了的疾病,我们为什么不试着用非药物来解决呢?
2、非药物治疗的前世今生。
非常可惜,非药物的问题并没有引起一个国家的关注。很多国家都没有把精力、资金、科研人员放在非药物的开发和研究上。更没有把法律、法规放开,让非药物介入。大家都认为治病就得靠药物,而非药物不能对疾病有任何帮助。这实际上把很多世界级的优秀的成果都给拒之门外了。非药物治病是法律所不允许的。然而,民间却有很多非药物的方法。比如冰糖银耳燕窝汤能把肺炎,发烧给降下来。很多方法都能把扁桃体化脓治好,为什么非得靠药片、抗生素、激素?我们应该开拓医学的思路,才能让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成为现实。让老年人愉快健康地度过晚年生活,解决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就可以实现。
非药物的方法能对治很多现代医学解决不了的疾病。
现代医学普遍认为,骨质增生就得锯掉关节。我们翻开古典医籍,看看古人是怎么论述这个问题的。古书上说,“骨藏髓”,骨头包藏骨髓。“髓养骨”,骨头出了病(比如骨质疏松),髓就会滋养骨头。如果我们把髓提炼出来让患者服用,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一般来讲,一百天之后骨髓满了,骨酸细胞和成骨细胞就被制造出来。骨酸细胞能够溶解骨刺和增生。这是我现在发现的能够消除骨刺增生唯一的好办法。
再有一个冠心病,由于动脉硬化导致的高血压,如果可以用一两个月将血管软化,血压降下来,就不用再花几十万块去吃三十几年的降压片了。怎么做呢?将大蒜挥发油从大蒜里面提纯出来,一天吃几粒,这种大蒜挥发油就能慢慢穿透血管壁的内膜,把里面凝固了的胆固醇斑块给融化掉,血管就软了,血管一软化,血压就降下来了,冠心病也就好了。
再比如说西药治不好眼底黄斑变性。古书上说菊花明目。当有裂痕严重的黄斑变性的时候,菊花茶那一点点的成分是不够的。如果我们能把菊花里面最有效的成分叶黄素、玉米黄素几百倍地浓缩出来,每天补充一点到视网膜里面,眼底的黄斑区就得到了恢复,黄斑变性也就好了。
再有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巧克力囊肿,这类在医院里只能做手术、打孔把瘤割掉,对人造成很大的痛苦——我认为这不是高级的治病手段。事物发展有生有灭,疾病也是,它既然能长出来就能回去。自然界中一定有它的天敌,万事万物是相生相克的。子宫肌瘤的天敌是葡萄。把葡萄籽葡萄皮里面的原花青素、白藜芦醇等成份几百倍地浓缩出来给患者每天服用,两三个月后再去用彩超扫描,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就好了。建议女人每天喝少量的红酒也是同样的道理。红酒里面最有效的成分就是原花青素,抗衰老的。很多人都知道红酒能软化血管,降血压,美容,预防子宫肌瘤等疾病。如果能将红酒引进医院,人们将会受到莫大的恩泽,我国的医疗水平将走在世界的前列。
俗话说:治病三分治,七分养。医院治好了三层的疾病,另外七层是靠养的。养就不能靠药,要靠非药物。养生绝对不是在医院里而是要在自己的家里、社区里。养生问题得不到解决,养老问题就解决不了。养老养生,我简称为双养。我国要是能把双养问题解决了,国力肯定大增。
3、非药物治疗的展望。
所以我一直建议把非药物的成果集大成,建立个非药物养生院,或者国家根据政策法规的改变,成立非药物医院。最近,我给政协打报告——《成立非药物医院的报告》。如果经过人大、政协、法制办、立法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工商总局、技术监督总局、发改委这些部门一致认定,率先成立非药物医院,将民间人才集合在一起,我国未来的医疗水平将是不可限量的,我国的健康产业也将引领世界医学格局。这是造福子孙万代的千秋大业。未来世界医学的格局,一定是以非药物医学为主,医药医疗为辅,医学方面开创世界的先河。
我们用非药物治好了很多疾病。人参是群药之首百草之王,主补五脏。几百年来,人们没有怀疑人参主补五脏的功效,也没有细问人参哪种成分主补肝脏,哪种成分主补肺脏,哪种成分主补心脏,哪种成分主补肾脏,没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现在,把人参里的单体提纯了37种,就知道人参单体RH2主补肺脏,人参单体RG1、RG3主补肝脏,我们把它们的成分一万倍、五万倍、十万倍浓缩出来给人们吃,很多疾病就解决了。再说葡萄,《本草纲目》只说葡萄生津止渴、润肺,没有再说别的,因为那时候的条件不可能把葡萄里面的有效成分提纯。而我们现在提纯了桑葚、枸杞、刺梨、火龙果皮、玫瑰花、茯苓、黄精、甘草、虫草、蝉花,包括动物的很多提取物,甚至包括矿物质,比如说矿物质微量元素硒、镁、锌、锗等等,只要是世界上有的物质,我们都可以把它提纯浓缩出来。
有了这么多年把动植物浓缩提取的经验,我有一个宏远,就是续写《本草纲目》,把李时珍没有写到的有效成分的主要功效提纯出来,再写进去。中医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动植物提纯技术是对中华民族宝贵的中医中药的发展。如果我们将中医的治病方法与现代生物超浓缩萃取的方法集合起来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提纯出来对治疑难杂症,就能真正地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医患矛盾深等问题,也就能将养老养生这一社会问题解决好。中国没有了养老养生的后顾之忧,才能大踏步向前进,才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陈浩成 中国医促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